瀏覽人次:80,663 結帳櫃台(0)
健康購物


健康日報社

行政院新聞局核准登記
局版台報字第O五四四號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
五月二十七日創刊
第OOO一四O二
中華郵政
南台字七六九號
執照登記新聞紙
國內郵資已付南郵局許可證
南台第一二七四號
發行人/社長:黃森岸
設址:800 高雄市新興區
洛陽街39號12樓之2
電話:(07)2387666
E-mail:
hsa888hd
@yahoo.com.tw

傷口一直好不了! 怎麼辦?高醫傷口照護宣導週
給您「足」夠關心 「癒」見美好生活
新聞日期:2025 / 02 / 04
【本報訊】記者:黃森岸 
慢性傷口是指超過4-6星期未癒合的傷口,由於免疫和循環不良的問題,慢性傷口時好時壞,照顧好幾個月也無法癒合,更有些傷口會經常出現反覆感染,一旦出現菌血症或敗血症,嚴重的情況甚至演變到需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下稱高醫)今(23)日舉行傷口照護宣傳週活動,以「足夠關心,癒見美好生活」為理念,不僅有醫師專題演講,現場並設置六大互動主題,包括傷口照護、敷料應用、負壓運用、電漿治療、營養支持及傷口保護等,透過實作體驗與闖關遊戲,讓民眾能深入淺出理解傷口照護的重要性,並進一步認識高醫整形外科在傷口治療上的專業實力。
高醫陳芳銘副院長表示,高醫身為大學附設醫院及醫學中心,有最高品質的醫療照護服務,高醫整形外科以卓越的專業技術與豐富的臨床經驗,成為慢性難癒性傷口病人的堅強後盾,並透過跨科的團隊合作,多專科整合與個人化的治療策略,提供病人全面性的醫療照護,成為傷口快速癒合的關鍵,幫助病人重拾健康與生活的希望。
創新治療慢性難癒性傷口,助病人重拾健康與希望
77歲的汪先生是高醫整形外科陳威宇主治醫師成功案例之一,他因長期罹患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因左足合併皮膚壞死及感染,影響日常生活,讓他感到無力與徬徨,經高醫整形外科門診評估後,團隊決定安排入院進行清創手術,發現傷口合併有肌腱外露情形,考量到慢性病及麻醉風險,病人將面臨截肢風險,團隊也與心臟內科合作進行了左下肢血管成形術(PTA),再運用先進的負壓傷口治療技術,搭配特殊敷料應用,有效促進傷口癒合,最後施行全層皮膚移植手術,傷口得以癒合也避免了截肢風險。整形外科與營養團隊也密切合作,為汪先生提供完善的營養支持,確保傷口恢復的最佳環境,護理團隊更細心監測血糖狀況,降低感染風險,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治療與團隊照護,汪先生的傷口逐漸癒合,健康狀況明顯改善;他感動地表示:「高醫整形外科不僅治療了我的傷口,更讓我重新找回對生活的信心,這裡的專業讓人深感安心與溫暖。」
高醫整形外科:創新技術與跨科合作,推動傷口治療發展
高醫整形外科主任李書欣教授表示,自2018年傷口照護中心成立以來,高醫整形外科持續推動傷口治療的創新與發展,至今已為超過一萬名患者提供專業服務,結合先進技術、精湛手術及多學科合作,致力於讓每位病人獲得最適切的治療方案。高醫整形外科李書欣主任表示,高醫近年設立傷口照護中心致力傷口照護以及保肢門診快速通關管道減少病人等候排程,更跨科別整合醫療照護,如:心臟血管內科、復健減壓以及營養衛教,是傷口可以快速癒合的關鍵因素。
推動傷口照護的全面發展,守護每位患者的健康
此次宣導週活動中,高醫整形外科透過知識宣導與真實案例分享,展現了醫療團隊在傷口治療領域的專業實力與人性關懷,團隊不僅提供技術精湛的手術治療,更用細緻的照護陪伴患者度過康復的每一步,幫助他們重拾健康生活的希望;未來,高醫整形外科將持續深化專業服務,致力於推動傷口照護的發展,守護每位患者的健康,讓他們重見美好生活。
健康焦點
2025.02.07(五)
2025.01.24(五)
2025.01.23(四)
40歲的L先生,全口多顆深度齲齒(蛀牙),原在診所就醫,先以暫時填補物填補,仍感疼痛不已,故轉診至新竹臺大分院牙醫部吳崇瑋醫師門診。經吳崇瑋醫師診療後發現,L先生不僅齒質崩落且右下第一大臼齒因蛀牙過大過深、可能侵犯牙髓腔,經溝通後採取「活髓治療(Vital Pulp Therapy)」。首先施打局部麻藥,再以橡皮障(rubber dam)隔離該牙後,並進行齲齒移除,在顯微鏡輔助下吳崇瑋醫師發現有局部牙髓組織暴露的問題,進一步使用「直接覆髓法」,以矽酸鈣基底材料Biodentine進行覆蓋,最後以樹脂填補。經半年持續追蹤,並製作假牙贋復物。目前已過一年,L先生目前該牙神經活性正常、無異狀,牙齒日常功能恢復良好,已能盡情享受美食。
2025.01.20(一)
2025.01.17(五)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調查,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數據顯示,112年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過世,相較於111年的10分7秒,速度加快了14秒,顯示癌症仍是全民健康最嚴峻的挑戰之一。精準醫療與個人化醫療已成為癌症治療趨勢,癌症治療要有最佳效益,可透過生物標記(biomarker)檢測因基因突變而導致的癌細胞,但是一個個進行突變基因檢測曠日廢時,恐無法因應臨床治療的急迫性。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是以傳統定序方法為基礎開發出的高通量定序技術,能快速偵測癌細胞中的基因變異供醫師診療參考,及時為病人選擇最有效的藥物與治療。為了幫患者搶時間精準殲滅癌細胞,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自114年起新開設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諮詢門診,並且率先導入不同癌別的腫瘤內外科專科醫師看診提供個人化諮詢,讓癌症病人可以與醫師共同討論癌症治療的最佳方案。
名人專訪
用文明來升級教育,讓世界走向更和平的未來
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我越想去挑戰它
健康園地
2024.05.17(五)
嚴重外傷處置的成功與否,仰賴所有參與團隊的高品質協作。這其中包括了社區中的初現反應者、到院前救護技術員,與醫院內的急重症醫療團隊。每一棒的援救接力過程,都是重傷病患的救命關鍵。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傷及重症外科,每年皆會邀請重大外傷度過生死關卡的病友(倖福者),與當初參與援救接力過程的跨領域團隊溫馨重聚。2024年的外傷倖福者聯盟大會於今(15)日於高醫舉行,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副局長王小星、高雄市政府消防局王宗展副局長及參與急救的醫療與救護團隊、積極強化社區急救韌性的「壯闊台灣聯盟」、改善道安的交通局、積極布建5G救護的遠傳電信、與高醫合作遠程外傷照護的部立旗山與屏東醫院、安泰醫院及南門醫院等單位共同參與盛會共襄盛舉。
2024.03.15(五)
2024.02.26(一)

新竹臺大分院余忠仁院長於2月26日(一)帶領院內相關團隊前往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參加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主辦之「第二十四屆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頒獎典禮。此次,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得到國內醫療品質領域權威單位之認證及肯定,共計榮獲7項獎項,並獲頒國家醫療品質獎最高榮譽「特優機構」獎,余忠仁院長衷心感謝同仁們的努力及付出。

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在團隊的努力下,將智慧科技導入醫療場域,並將卓越的醫療技術帶向國際,具體實現了成為智慧醫療典範的願景。為解決臨床痛點,導入智慧醫療,跨域合作,於住院領域榮獲「優選」;門急診、社區健康服務領域皆獲得認證「標章」;智慧醫療創新中心榮獲系統類「特色中心」;胸腔外科團隊榮獲傑出醫療類「優選」,累計積分為地區醫院之冠,獲得國家醫療品質獎最高榮譽「特優機構」之肯定。

2023.09.14(四)
2023.02.24(五)
「陳醫師,肺癌擴散成這樣,我還可以活多久?」肺癌第四期的孫太太憂心詢問醫師,而這往往也是肺癌病人共同的憂慮。
新竹臺大分院胸腔外科陳沛興醫師說明,孫太太在50歲的時候被診斷出肺癌第四期,當時孫太太的右側肺部表面廣泛性的佈滿了肺腫瘤,若以早期傳統治療方針,在無法開刀只使用化療的情況下,病況大約只能維持六個月的穩定期,且通常病人無法順利活超過一年;在尚未出現標靶藥物前,罹患肺癌晚期只能接受化療無法進行手術,但即使有了標靶藥物,平均也只能穩定控制一年左右,之後仍無可避免會出現抗藥性,所幸,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目前已有越來越多肺癌標靶藥物及治療方法,醫師於治療前可依病人的年齡、疾病期別、腫瘤大小、位置、身體狀況評估,為病人制定合適的治療計畫,肺癌晚期不再等於末期。
健康是福
2025.01.24(五)
2025.01.20(一)
2025.01.10(五)
2025.01.05(日)
2025.01.04(六)
婦幼保健
2025.01.03(五)
2024.06.30(日)
2024.06.27(四)
2023.12.25(一)
2023.09.25(一)
健康資訊
2025.01.23(四)
40歲的L先生,全口多顆深度齲齒(蛀牙),原在診所就醫,先以暫時填補物填補,仍感疼痛不已,故轉診至新竹臺大分院牙醫部吳崇瑋醫師門診。經吳崇瑋醫師診療後發現,L先生不僅齒質崩落且右下第一大臼齒因蛀牙過大過深、可能侵犯牙髓腔,經溝通後採取「活髓治療(Vital Pulp Therapy)」。首先施打局部麻藥,再以橡皮障(rubber dam)隔離該牙後,並進行齲齒移除,在顯微鏡輔助下吳崇瑋醫師發現有局部牙髓組織暴露的問題,進一步使用「直接覆髓法」,以矽酸鈣基底材料Biodentine進行覆蓋,最後以樹脂填補。經半年持續追蹤,並製作假牙贋復物。目前已過一年,L先生目前該牙神經活性正常、無異狀,牙齒日常功能恢復良好,已能盡情享受美食。
2025.01.17(五)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調查,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數據顯示,112年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過世,相較於111年的10分7秒,速度加快了14秒,顯示癌症仍是全民健康最嚴峻的挑戰之一。精準醫療與個人化醫療已成為癌症治療趨勢,癌症治療要有最佳效益,可透過生物標記(biomarker)檢測因基因突變而導致的癌細胞,但是一個個進行突變基因檢測曠日廢時,恐無法因應臨床治療的急迫性。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是以傳統定序方法為基礎開發出的高通量定序技術,能快速偵測癌細胞中的基因變異供醫師診療參考,及時為病人選擇最有效的藥物與治療。為了幫患者搶時間精準殲滅癌細胞,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自114年起新開設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諮詢門診,並且率先導入不同癌別的腫瘤內外科專科醫師看診提供個人化諮詢,讓癌症病人可以與醫師共同討論癌症治療的最佳方案。
2025.01.17(五)
2025.01.16(四)
2025.01.16(四)

健康日報社
行政院新聞局核准登記局版台報字第O五四四號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創刊 第OOO一四O二
中華郵政南台字七六九號執照登記新聞紙
國內郵資已付南郵局許可證南台第一二七四號
發行人/社長:黃社長

設址:800 高雄市新興區洛陽街39號12樓之2
電話:(07)2387666
傳真:(07)2388683
E-mail:hsa888hd@yahoo.com.tw